第73章 第七十三章_林珩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73章 第七十三章

第(2/3)页

敏大受鼓舞。虽不在计划之中,凭借智慧和经验思量,转瞬间已有腹案,成竹在胸。

  “天子分封诸侯,定田策,以步丈,出入甚大。诸国各有度量衡,尺寸毫厘差之甚远。”鹿敏刻意顿了顿,见众人面现沉思,方才继续道,  “晋亦有别,城池、乡

  邑各有丈,百里不同尺。今各家丈田多以步算,差异可观。"

  大殿之内,鹿敏娓娓而谈,[kou]若悬河。

  他先举田亩,又举布匹、铜锭和粟豆,囊括长短、轻重和容积,将一直被忽略的问题摆到众人面前。

  “田有大小,布有长短,粮斗有深浅,铜金有轻重,不能一而相量,则事不公。郊田是其一,林牧又一,商亦为困,争议不鲜见。"

  这番话落地,殿内又起议论声。

  晋国度量衡存在差异,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。遇上别国,差别太大常会引发[kou]舌,甚至是一场大-麻烦。

  "昔有齐商货楚,粮差一车,两族[jiao]恶。""齐斗浅,楚斗深。""非是大国,战不可免。"

  关系到切身利益,氏族们脑筋转得飞快。无论新氏族还是勋旧都在认真思量,很快意识到统一度量衡的好处。

  "臣请改度量衡。"

  鹿敏话音落地,立即引来群臣附和。

  新氏族陆续拱手,赖氏、吕氏等纷纷道:  "臣附议。"

  勋旧们短暂[jiao]流,也赞同鹿敏的提议。能在朝堂上立足,至今没有倒在林珩刀下,或许不是聪明绝顶,但绝对没有一个蠢人。为反对而反对,在前朝或许有利可图,现在绝对是取死之道。

  林珩环顾殿内,目光分别在鹿敏和智渊身上稍顿,其后开[kou]道:  “今岁夏,邀蔡、宋、许、后、朱、曹等国盟于丰,立盟约,度量衡书于其上。"

  此言一出,殿内鸦雀无声。

  氏族们瞠目结舌,再次为林珩的大刀阔斧震惊不已。

  他们想在国内统一度量衡,包括新打下的郑地,自诩魄力十足。国君更是一鸣惊人,直接挥笔划入邻国。

  不,未必是笔。

  更像是刀,锋利无比。

  勋旧们[jiao]换眼[se],新氏族目光传递,无论激动还是担忧,没人怀疑林珩的决心。踏着鲜血登上宝座的国君,素来是言出必行。

  "诸君以为如何?"

  一改之前的冷峻,林珩单手置于案上,另一只手撩起冕冠垂下的旒珠,微笑扫视殿内。

  r  />此举不合礼仪,被上京的礼官看见必然要斥一声“粗鲁”。林珩做来自然无比,别有一种洒落雅致。

  被他的视线扫过,氏族们皆是心中一凛。

  先有伐郑不告上京,使征伐自天子出沦为一句空话。今又要越过上京改多国度量衡,纵观天下诸侯,当真是史无前例。

  这般大逆不道,颠越不恭,晋国氏族却不觉惶恐。无论勋旧还是新氏族,望着上首浅笑的林珩都是心情激[dang],眼中异彩连连。

  "鲲鹏千里,宏图之志。"

  四百年前,初代天子铸九鼎,定鼎天下。

  上京雄踞中原,天子为天下共主。诸侯封国,率甲兵护卫天子。氏族再封,封地为家,捍卫诸侯国。

  时移世易,诸侯国各有发展,强弱有别,土地利益纠葛不断。尤其是近百年来,诸侯杀伐,氏族窃国,大国吞并小国时有发生。

  “上京衰落,天子失去威严,诸侯霸道为先。”“晋君正盛,当霸天下!”

  回忆晋烈公鼎盛时期,氏族们心头火热。

  犯天下之大不韪又如何,楚共公灭五国,兵至上京问鼎天下,楚霸三世。晋有雄主,何不能为!一念通达。

  无需林珩再问,以智氏、费氏和鹿氏等为首,群臣起身叠手,异[kou]同声道:  “奉君命!”个别有异议的氏族不敢出声。

  大势所趋,滚滚洪流之下,逆流而上注定会头破血流,落得粉身碎骨。大殿门外,侍人分左右而立,眼观鼻鼻观心,好似泥塑木雕。

  缪良在台阶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34xiaoshuo.com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