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章 第八十七章_林珩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87章 第八十七章

第(2/3)页

皮履停在蔡欢身前。林珩亲自走到殿门前,弯腰虚托蔡欢的手臂,将她从地上扶起身。指尖触碰手臂的一瞬间,哪怕隔着衣料仍能感受到冷意。

  “谢君侯。”蔡欢顺势站起身,态度毕恭毕敬,随林珩进入殿内。殿内设有多盏铜灯,火光明亮,却不见一缕烟气。

  穿过并排矗立的圆柱,看到跽座在台阶下的卢成,蔡欢不免心生诧异。她聪明地没有多问,同卢成互相见礼,在其对

  面落座。

  “君侯召欢前来,未知有何吩咐?”坐定后,蔡欢不再多看卢成一眼,快速收敛心神,话中透出谨慎。

  "不急。”林珩登上台阶,振袖落座于屏风前,唤婢女送上汤羹和糕点,浅笑道,  "观夫人气[se]不佳,何妨先用一些。"

  “谢君侯美意。”蔡欢没有拒绝,舀起一勺甜汤送入[kou]中,消失许久的饥饿感骤然降临。

  宫宴行刺事出,蔡欢被留在侧殿,同外界消息断绝,终[ri]心如火焚,不思饮食。今[ri]受林珩召见,悬在脖颈的刀落下一半,她反而不似之前惊慌,难得有了胃[kou]。

  甜汤暖胃,蔡欢饮下半盏,一[kou]气吃完两盘糕点,勉强压下饿意,放下手中的筷子。面对眼前的空盘,蔡欢生出赧意:  “君侯见笑了。”

  林珩莞尔一笑,端起茶盏并不饮,笑吟吟道:  “夫人来之前,我同卢大夫正言弭兵。”“弭兵?”蔡欢倏地看向卢成,吃惊不小。

  身为蔡室女,及笄后出嫁郑侯,她对蔡、郑两国的氏族都有所了解。卢氏极为特殊。

  家族随初代蔡侯发迹,连出三位上大夫,可谓风头无两。后有卢义横空出世,佩五国印,成为多国国君和氏族的座上宾,使家族声望达到顶峰。

  然成也卢义败也卢义。

  其耗费大半生走遍各国,四处宣扬弭兵,游说多国签订盟约。盟约签订之[ri],卢义名传天下。

  然而好景不长,不过数年时间,诸侯战事又起,大国杀伐不可开[jiao],小国接连沦为牺牲品,弭兵之盟沦为空谈。

  卢义被指以狡言蒙蔽国君,所佩金印皆被夺。蔡国史官明确记载蔡哀公对他的评价:沽名钓誉之徒。

  史书盖章定论,卢氏声望一落千丈,在朝堂的地位也快速衰落。时至今[ri],卢成身为家主仅被授下大夫,在朝堂毫无话语权,换做百年之前简直难以想象。

  “卢氏的弭兵之盟,寡人极不赞同。”林珩直言不讳,言辞没有丝毫婉转,当面道出他对卢义之策的不喜。

  卢成双拳紧握,对林珩所言愤愤不平,出言讥讽道:  “晋国好战,国人犹如虎狼。君侯刚刚拿下郑地,似狼群吞噬肥[rou],正当意气风发之时,自是不赞同息战之策。"

  r  />

  卢成料定晋必伐蔡,今[ri]抱定必死之念,对蔡欢的焦急[shu]视无睹。他全无惧意,目光灼灼盯着林珩,朗声道:  “君侯,仆所言对否?”

  “非也。”林珩摇了摇头,没有被激怒。他从案旁拿起一卷竹简,简页变[se],系绳有些磨损,存在库中[ri]久,落上许多灰尘。

  竹简展开,里面记载有卢义弭兵的全部内容。

  若非林珩询问,恐怕连史官都快要忘记,身为四大诸侯的晋,当年也是盟约的亲历者。

  "卢义弭兵貌似缓解争端,实则浮于表面,从未涉及根本。以越、楚为例,盟书约定两国息兵罢战,附庸国需向两国入贡,岁岁如此。"

  史册摊开在桌面,林珩抬眸看向卢成,单手覆上竹简,指尖擦过上面的文字,定在“入贡”之上。

  “争端根由不曾解决,大国息战必成空谈。小国此前左右摇摆各有依附,凭借入贡,遇事可向大国求助。卢义弭兵一出,入贡粮绢增倍,大国不再以公道自居,稍不如意即派人责问,肆意提高贡赋,使得小国苦不堪言,[ri]渐民不聊生。"

  林珩每说一句话,卢成的脸[se]就白上一分。

  今[ri]之前,他奉卢义弭兵为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34xiaoshuo.com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