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. 第 22 章 安哥去干大事_庶女摆烂日常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22. 第 22 章 安哥去干大事

第(3/3)页

结识的同年进士,以及恩师裘老先生等人。

  一伙人密密麻麻几乎占满官道。

  陆安荀挥手:“回吧,不必送了。”

  比起旁人,裘老先生满脸骄傲,这是他最得意的学生,如今要展翅高飞,遨游天地了。

  “为师回去就埋两坛洞庭[chun],等你衣锦荣归!”

  陆安荀吊儿郎当道:“您老人家怎么还这么抠搜,两坛不够,多埋几坛。”

  “你这个臭小子!”裘老先生拍他。

  告别恩师,陆安荀又去看自己母亲,夏寻芳。

  夏氏拉扯儿子这么大,头一回跟儿子分别,早就在林大人怀中哭成个泪人。

  陆安荀头疼,走过去对着两人跪下:“爹,娘,儿子不孝,这一去也不知何时能归。”

  夏氏扶起他:“去了泗州,好生照顾自己,准时用膳,记得添衣,若得闲就给爹娘写信。切莫意气用事,凡事多忍一分......”

  这些话夏氏叮嘱了无数遍,陆安荀耳朵都要长茧子了,却还是老老实实点头:“知道了。”

  他见不得他娘哭,一哭就心软。

  陆安荀转头看向继父林大人,无声求助:您快哄哄啊!

  林大人无奈,劝夏氏:“莫哭了,免得他路上也不安心。”

  夏氏这才赶忙收起眼泪。

  拜别所有人后,陆安荀翻身上马,几步追上马车。

  马车里,苏绾和苏泠两人也刚刚跟苏老爹和柴氏分别。

  比起夏氏,柴氏倒是淡定得多,毕竟她两个女儿是去广陵外祖家,路上又有陆安荀照看,很是放心,是以只嘱咐了几句就让两人上马车等待了。

  一行人挥手告别城门[kou]众人,踏上官道。

  只不过没走多久,听见竹笛声由远而近。

  苏绾掀开车帘瞧了眼,说:“陆安荀,是杜文卿。”

  陆安荀看见了。

  前头,杜文卿独自骑马而来,又或许,他早已在此等候多时。

  他神[se]疲顿,幞头微乱,淡笑。

  “陆兄,”杜文卿下马作揖:“我来送你。”

  陆安荀看见他脸上的伤,问:“是二皇子派人打的?”

  杜文卿苦笑。

  “他算是手下留情了。”陆安荀说:“依我对二皇子脾[xing]的了解,没将你大卸八块已是仁慈。看来你入季大人门下也不是不无用处。”

  “陆兄何必再挖苦我呢?”

  “我没挖苦你,实话实说。”

  入仕为官,且又处在京城政治旋涡,哪个不站队?只有站队才能自保,只有自保,才能考虑其他。若是陆安荀自己,兴许也会选一个阵营。

  只不过......

  “杜兄......”陆安荀问:“半年前你我因[chun]闱结识,一见如故,我们第一次在江月轩饮酒作诗,高谈志向,你可还记得?”

  杜文卿笑起来,眸子里像是落了缕[chun]光,微微明亮。

  “当然记得。”他说。

  彼时他们志同道合,立誓他[ri]入仕,必当百姓的好官。

  “陆兄放心,我不会忘记初心。”

  陆安荀点头,接过他手上的竹笛:“你送我一曲,我也回你一首。愿你我乘长风破万里[lang],他[ri]踏歌而归。”

  清朗笛声响起,潇洒地回[dang]在广阔天地间,千鸟飞过,啁啾齐鸣。

  杜文卿站在官道上,目送陆安荀的身影渐行渐远。

  .

  陆安荀的马车没走多久,又听见后头有人喊:“安哥,安哥等等我们。”

  转头一看,是陈淮生几人背着锅碗瓢盆哐哐当当地跑来。

  “陈淮生,你们这是去哪?”

  陈淮生气喘吁吁跑到近前:“安哥,我们跟你一起去泗州吧,我都跟我兄嫂说好了,以后闯番事业回来让他们风风光光。”

  陆安荀问:“你不是在开封府干得好好的?跟我去闯什么事业?”

  陈淮生听到这,气不打一处来:“快别说了,他们知道我是安哥的人,天天给我穿小鞋。老子待那月奉没多少,气倒是受一大堆。不干了!”

  “丁三呢?你不杀猪了?”陆安荀问。

  丁三一身腱子[rou]:“老子杀了这么多年猪连媳妇都讨不着,不杀了,跟安哥闯[dang]去!”

  “那你呢?”陆安荀问朱茂:“你不当厨子了?”

  朱茂紧张:“我也想跟安哥去泗州,行、行吗?”

  陈淮生说:“安哥,我们小时候跟你混,以后还跟你混,怎么样?”

  泥里生的孩子,天生不惧风雨。他们有的是乞儿,有的父母早逝,一腔赤诚,了无牵挂。

  陆安荀默了片刻,问:“不后悔?”

  “悔什么?安哥你是去干大事不?”

  “当然。”

  “行,那我们就跟着你!”

  就这么,陆安荀带着几个虾兵蟹将,闯泗州。:,,.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34xiaoshuo.com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